[灯下漫谈]让企业文化之树常青

FAPAI 2008.04.22

让企业文化之树常青
 
◆企业文化要做到“三个吻合”
     任何一棵树的健康成长需要有合适的土壤、良好的光照。在发展企业文化过程中努力营造适合企业发展的环境,主要是要做到“三个吻合”:一是吻合于党的政策和要求,如果企业得不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,发展就艰难;二是吻合于发展潮流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,任何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而行的企业都将被淘汰;三是吻合于社会主流思想,中华5000年文明史,企业文化必须是社会主流思想。
◆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依靠载体
    企业文化不是虚无飘渺的,它不是有些人所说的“玩虚”,也不是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能体现在管理方法和员工精神状态上,提文化、搞建设不要停留在说教上,光说不练不如不说,要贯彻到企业每一项具体工作中。我们首先要树立这样一个概念:企业文化首先是执行文化,即企业文化必须真正“落地”,才能发挥其作用,这里,必须要有具体的载体。
◆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组织文化
任何企业的文化一开始肯定会打上企业家的烙印,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须转化成为全体干部、员工共同的心里契约,即组织文化。最终应该如无形的电磁场,渗透在企业各个角落。这其中,要兼顾各个方面,如企业机制活力、组织设计、人力资源配备、制度规范保障等。因此,企业家文化走向了组织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。
◆企业文化要动态维护
     企业文化如企业一样,具有阶段性、发展性。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不是一蹴而,也不是绝对固定的,应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发展、不断完善,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市场需要,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,使企业成为在市场竞争中的强者。法派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,每年都有新的思想和举措,这些思想和举措使法派企业文化体系不断完善,不断丰富。
◆企业文化要体现人文关怀
     企业背景、环境不一样,形成的文化内涵也不一样,但有一点是共性的,即企业文化它最终将变成企业全员的文化,企业文化只有深入人心,变成员工自觉的行为习惯,才是成功的文化。如何做到这一点?我们的答案是:必须体现人文关怀。只有让员工感受到了这种关怀,才会乐意、自觉、主动地去接受它,进而去实践它。在法派文化内涵里,我们可以看到诸如“对自己负责任,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任,让家庭美满幸福……”等非常人性化的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