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派感动人物系列报道之一林德聪:超越平凡不是神话
FAPAI 2012.08.27
法派15年感动人物
系列报道之一
林德聪:超越平凡不是神话
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,产品质量是衡量品牌含金量的重要标尺,十五年来法派西服能够名扬海内外,获得多项荣誉,林德聪和他的质检团队功不可没。这个53岁的法派老员工,从法派集团成立那天起,一直兢兢业业地从事质量管理工作,凭着一股绝不服输的韧劲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,以突出的业绩告诉大家:超越平凡不是神话。
在法派熔炉里淬火重生
说起当年进法派的经历,林德聪说:“幸亏老婆项花红,她是我入门师傅。”
林德聪出生于文成县珊溪镇,家里六个兄弟姐妹,作为长子的他高中毕业后就挑起生活的重担,做过民办教师,干过木匠。后来在老婆项花红的坚持下,他丢下斧头凿子,改行师从项花江做起缝纫车工,当时他夫人项花红是温州一家西服厂的技术骨干。1997年7月,他们的老板和彭星一起组建法派,他们夫妻就一同来到了法派,老婆项花红做车间技术辅导,他做西服质量检验。就在这个普通岗位上,他们夫妻俩无怨无悔的奉献了十五年的青春年华。
在以后的工作中,林德聪虚心好学,勤奋钻研,积极参与车间里的技术攻关和质量体系贯标工作,也正因为在法派这个大熔炉里,让他接触到国内领先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。从生产过程到成品检验,从技术文件到体系验证,他不畏艰难、从头学起,正是由于对工作的热爱和强烈的事业心,使他迅速的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质检工作者,并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。
在企业做质量管理的人都知道,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产品质量高低的关键。法派从一建厂就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,要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。林德聪自1997年来到法派以后,一直从事西服的检验工作并参与了法派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。1999年法派西服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、2001年又相继通过了ISO14001环保体系认证和OH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体系认证,并且成为行业中首批国家免检产品。正是在这个大熔炉中,一个乡间木匠得以淬火重生,林德聪已经成为法派西服质量管理的骨干。
在质量标准中铸就典范
2006年法派集团搬迁到滨海园区以后,林德聪被提拨为质管部经理。质量与生产是一对“孪生兄弟”,是紧密关联,又唇齿相依,但又时常出现矛盾。为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,检验人员经常被员工误会或不被理解,他本人也经常同自己的老婆因质量问题而争论得面红耳赤,检验员们经常称自己是“风箱里的老鼠——两面受气”,他也曾因此闹情绪或工作缩手缩脚。
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,林德聪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多么沉重,产品质量是多么的重要。现在法派生产中心质管部已有31名质检员,主要分布在面辅料检验、流水线抽签检验和成品出库检验三个环节,而每个环节又有不同的工艺要求和标准,也有相应的检验方法。事情如此繁多,如何做好企业标准化质量管理成为林德聪遇到的主要难题。
在内部管理上,林德聪采用例会制,每周组织检验人员认真学习技能知识,宣传贯彻检验标准。他认为例会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,一方面不断提高检验员素质,遇到问题集体总结经验,提高分析与处理的能力。另一方面促进交流,鼓励大家团结一致,为提高产品质量出谋献策。遇到不合格品处置争议时,林德聪总能公平、公正地处理问题,以理服人,以情动人,使员工与检验员心悦诚服。
由于我国现行的西服国标还比较落后,近些年来很多的标准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。林德聪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生产的现况,认为法派西服作为国家名牌产品,应该建立一套更严谨、更规范的质量检验标准,为国内西服企业树立标杆。得到公司的支持以后,他参考了大量同行业的文献资料,结合法派西服的工艺特点,完成了《法派西服检验标准》的制定,从产品规格到工艺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。
做了十五年的质量管理,林德聪经手检验的西服达到数百万套,对西服生产的质量控制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,他说,一套西服的完成需要一百多道工序,每个工人每一道线踩下去,都决定了这套西服的成败。因此,作为质检员就必须熟悉工艺,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才是最佳选择,越流到后面,返工的工序就越多。他还认为,产品质量管理不应局限于质管部,还包括车间领导、员工乃至原辅材料,只有控制好产品质量的每一个环节,才能保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,让顾客、员工、社会、供应商都满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