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派十五周年传递孝心正能量千部仁孝手机派送公司员工

FAPAI 2012.11.10

法派十五周年传递孝心正能量

千部仁孝手机派送公司员工

 

为了让员工家属共同分享法派成立15周年的喜悦,法派向温州移动采购了1000部手机赠送给员工长辈。


    11月10日上午,在公司行政大楼广场正门大厅,法派集团将千部“仁孝手机”派送给公司员工。近千名员工按照部门和班组排队领取,董事长彭星还亲自来到发放现场,为员工派发手机。那些拿着新手机的和正在排队等候的同事们,脸上挂满了兴奋。


    生产中心西服二车间的主任胡军胜一家领了四部手机,他的老婆、儿子、女儿都是法派员工,胡军胜笑着说:“这下好了,发了四个手机,家里各人孝敬各人的妈。”质管部经理林德聪师傅和太太也都是公司的老员工,他们各领了一部手机互相打趣,“该送谁的爸妈?”行政部经理程先锋拿到手机后,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,测试手机功能,他对手机功能很满意。手机还包含两年的座机费和每月100分钟的免费拨打服务,程先锋说:“平时工作忙,与父母联系也不是很多,这部手机可以让我安心不少。”技术部张瑞芹领到手机后,也很感慨,她说:“自从拖着行李走进法派大门的那天起,这里就不止是我们工作的地方,也成为我的第二个家。依赖着这个家给予的关怀和温暖,这次给我们的仁孝福利让我们很舒心。”


    据了解,法派集团有80%员工来自外地,常年远离父母,平时与父母甚至子女都缺乏关爱,法派通过发“仁孝手机”、“仁爱奖”等举措,将仁孝、感恩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,在员工当中产生了很大影响,许多员工在微博、网站上发帖,称法派做有爱心的企业,我们要当有爱心的员工。生产中心覃万青说,公司此举是在传递一种向善的力量,给人信心,催人奋进。


    法派进行“仁孝”文化建设早有传统。去年年终表彰会上,法派集团就向员工颁发“仁孝奖”,今年,一部“仁孝手机”连接着企业、员工和员工父母,既彰显企业关爱,又弘扬孝道,传递企业文化正能量。董事长彭星表示,百善孝为先,法派仁孝文化还要往深度演绎。


11月2日《温州日报》评论:

“仁孝福利”凸现人本精神


    法派通过给员工颁发“仁孝奖”,赠送“仁孝手机”,将企业与员工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,彰显关爱。有人说这是不是在作秀?“仁孝福利”弘扬孝道,无疑对社会是一种可喜的正面能量。如果说这是作秀,那我们希望这样的做秀多多益善。
    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贡献,员工工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帮助,法派在企业内进行“仁孝”文化建设,我认为值得提倡。尤其是在当前新经济时代,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价之宝,也是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。企业的正面形象不能单靠外在的包装,还必须有内涵,由内在的人性温暖转化成对社会的人文关怀,创造出人本主义的形象。
    法派实行“仁孝福利”,一方面褒扬了员工本人的贡献,同时也褒扬了员工家属。对员工来说,用自己的劳动给父母换来一份“心意”,是一种尽孝;而对企业来说,不失为一种感动员工、留住员工的良策。一部手机或者几万元钱也许不算多,但其承载的道德传承、管理智慧却不可小觑。
   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,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,也是取信于市场和社会的首要内容。而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,往往以个人与公司的对证关系作为精神纽带,以绩效为目标创造员工满意度,而忽视了员工内在的情感需求。对于许多外来员工来说,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,乃至他的整个青春期,都贡献给了企业和单位,有的还要远离父母和亲人。让他们除了获得金钱报酬、施展才能的机会之外,还能感受到工作带给他的幸福和尊严,这也是企业家们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。
    现在是一个“以人为本”的年代,温总理也指出“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和更有尊严”。对于企业来说,如何建设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?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?怎样树立统一的精神空间?成为企业创新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。我认为,新世纪的人本主义价值观,最迫切的莫过于“真心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,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”,将人性关怀摆在一切之上,惟其如此,企业才能凝聚人心,彰显活力。
    人本精神是现代企业文化的一面旗帜,在企业文化的创新运动中一呼百应。惠普的“HP Way”,摩托罗拉的“肯定个人尊严”,联想的“亲情文化”,花旗银行的“事业留人、待遇留人、感情留人”,海信的“敬人为先”等,虽然企业的类型不同,地域各异,但是其经营之道的形成、企业精神的培养和企业形象的塑造,无一不体现出各大公司对企业人本文化精髓的领悟。
    企业要实现“以人为本”,还要打破制度和等级的传统桎梏,创新思维,让公司制度释放出更多的精神空间。可喜的是,这样的认识越来越多地被温州企业家所认同,如德力西集团推出“孕妇生产线”,奥康集团提出“暖心工程”,康奈集团开通“情感热线”,理念上的共识,行为上的共举,温州民企给我们传来可喜的正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