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派十五年庆典晚会,香港卫视杨锦麟先生演讲全文《少年派到中国法派》

FAPAI 2013.01.30

杨锦麟先生即席演讲

《少年派到中国法派》

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——天助自助者

 

  这么热闹的场面,这么热闹的氛围,15年的企业,已经在举行他的成人礼。一个人到了15岁,该长什么的都长了。15岁那年,我上山下乡去当一个弱小的知青。彭总去年请我来,我答应他了,还是到今年才成行。我觉得十五年是很有意义的开始,这里我代表香港卫视所有的同仁,向法派的十五年祝贺、祝福、祝愿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相信希望:从少年派说起

 

“天助自助者”,这是少年派里面的台词。在中国也有一句这样的古话:“天行健,君子自强不息。”,跟彭总刚才引用的《道德经》,是它的一个开场。很多朋友不知道看过《少年派》吗?少年派,那年轻的孩子和那只猛虎在大海中度过的200多天,终于到达了希望的彼岸。我认为这是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,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。

我们每个人无论你的出生如何,无论你处于失业的什么阶段,我们都有一份对生命的敬畏,当你相信希望的时候,希望就会赐给你强大的精神力量,并指引你走向正确并成功的道路。著名影评家麦迪zq卡特说:“Remember, Hope is a good thing,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! ”(希望是个好东西,也许是最好的东西,好东西从来就不会消失。)

 

法派和他的领航人

 

我昨天一下飞机,就被我们这里总部的人员展开的法派文化教育所震撼,我感觉这个领航者是想做大事的,这样的企业是有希望的。

法派有一句话,是你们的网页上的关键词,两个字叫“颠覆”,我讲的不是政治上的颠覆,这种颠覆,就是要反对保守,拒绝平凡,坚持走自己的路,永远先人一步,做行业的先驱。这句话我觉得很精彩,起点很高。起点高就是跟国际最著名的品牌并驾齐驱,这就是法派了不起的一个开始。

我走访了法派总部,看了15年宣传片,里面有几句话吸引了我的目光——“永远拼第一”。刚刚在一个开幕式中我们看到一个字“赢”,这是我们闽南语系所有人精神血管里的基因——“爱拼才会赢”。“人如品牌,品牌如人”,“走出去,走进去,走上去”,这叫气派。“大气天成”这叫自信。

法派与阿依达相提并论,少年派和法派有共同的基因,那就是希望的所在,所以我认为这些都是法派的气质和灵魂。一个企业和一个人如果没有灵魂、没有气质,这个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,我们看到了很多企业大浪淘沙,长江后浪推前浪,前浪死在沙摊上。

但是法派起点高。这个高让我们想到2030年前,法派这块土地可能是一块农田,也可能是荒弃的土地。但是谁会想到,在这里有一座可以和欧洲宫殿相比美的工厂房,这就是温州,这就是中国,这就是中国的法派。

所以有气质、有内涵、有灵魂、有文化的企业才有他一以贯之的精气神。刚刚表现的这些栏目,刚刚给我们展示的法派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,恰恰和我们的气质是一脉相承的。

 

读书人?新鲜人?社会人

 

昨天我在车间,今天在食堂,到处走动,随机问了几个朋友,都是19岁,不到20岁的年龄,这就是说在座的朋友都是9080后,这很了不起。刚刚彭总颁了一个新锐奖,是很有远见的作法。

我刚跟李光伟也谈到“忠义仁孝”,“忠”这个字不仅是对企业的忠诚,而是中华文化核心理念中值得大家发扬光大的“忠”,这是对社会、对企业、对自己人生规划的忠诚。所以刚才颁发的15年忠义奖,我对跟着法派成长的员工感到敬佩。15年可以在一个企业兢兢业业,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。

我们也看到,缺乏职业道德的沉淀和养成,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,很容易走火入魔。我们也看到,年轻人走到社会,对挫败没有思想准备,动不动就从企业楼上往下跳,那是除了他的工作单调还有其他因素,如挫败感的承受力。

8090后,我们都知道,这叫作“新鲜人”。凡是从家里走向城市,从学校走向工厂或者其他单位都成为“新鲜人”。“新鲜人”是每个人人生成长的必然阶段,它具有一些特点:1、初生牛犊不怕虎;2、眼高手低,自视很高,但操作能力很差,什么都可以,但做起来不行,这叫作眼高手低。3、物质欲和基本生活要求指标与社会给予的有落差,还有心态浮躁,没有长线人生规划。

我们知道,性格决定命运,细节决定成败。新鲜人到社会人,除了责任的增加,我们还需要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。我们要注意到,刚起步到一个企业,就要做一天和尚敲好一天钟,这就叫做敬业。无论哪一个人,那一个岗位都必须要有这样的精神,而这个精神就是谦卑。

 

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

 

我今年六十岁,和大家有不一样的经历,我们这一代人,和共和国的艰难曲折一起成长,经历了抗美援朝、823炮战、大跃进、大炼钢铁、大饥荒、文革十年上山下乡、恢复高考改革开放,这个共和国所有的跌宕起伏我们都经历过。但是你们和我们不一样,你们是改革开放的一代。

25年前我在厦门大学当老师时,给一个学生题词。25年以后他居然还把这句话留下来。“在命运拳头的痛击下,即使头破血流,也绝不回头。”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人生格言。

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苦心志,劳筋骨”,实际上也是锤炼自己的过程。我们那个年代,少年不识愁滋味,不知天高地厚。这些东西当年是勉励我们在绝境中、困境中不沉沦的精神支柱。如果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总是要被命运痛击,你的人生观、你的处世方式也有问题。

我们必须承认,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,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坦途,我们如果没有拥有坦然面对曲折、坎坷的心态,难于承受和战胜命运的挑战;坦然是需要累积,不同年龄阶段的坦然,内涵不尽相同。

因为人生没有假如,只能立足当下,面对现实又不安于现状,抓住机遇,失意不懈怠,得意不忘形,脚踏实地,坚持不懈。你的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踏实,越走越宽广。

 

  对自己的几点基本要求

 

我们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个要求,而这个要求我觉得就是六个字,中国的文字很精到。  

一是“化解”,“化”是为了“解”,“解”是解决问题的途径,但是如果没有“化”,化之无形,你很难面对人生的很多困难;二是舍得,“舍得”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比我还清楚,没有舍就没有得,大舍大得,小舍小得。最关键的一句话叫“圆通”,厦门南普陀有个老和尚的法号就叫圆通。我们做人处事不能够圆滑,圆滑有个奸诈的成分,不能够圆融,四方八面你都要讨好,这你也做不到。“圆”避免了许多矛盾的发生,但是目的是通,通则达。通就是解决你人生、事业、工作、家庭的一个目标。

 

一段警示话语和解读

 

  有一句话要跟大家分享,这句话就是我人生的格言:“少年均存有大志,老来方知大事靠天,小事靠己。多有自视才高者,为速成而不顾天伦,得小位而抛弃情义。结果多为惨命。人之品行,亦有轮回,人不报天自报也。自强而德薄者,不可远。”

  “少年均存有大志,老来方知大事靠天,小事靠己。”所谓“天”就是你成长发展事业规划人生的外部环境,但是小事靠自己。“多有自视才高者,为速成而不顾天伦,得小位而抛弃情义”。急功近利不顾伦理道德,不讲忠义诚信,结果多为惨命,下场是很可悲的。“人之品行,亦有轮回,人不报天自报也。自强而德薄者,不可远。”我在明报写了一个文字,“天行健,君子自强不息”,但是自强不息的人也包括小人。“自强而德薄者,不可远。”这就说明,如果是在浮躁心、功利心弥漫的当下,为追求名利而做伤天害理的事情,在我们今天的中国俯拾皆是,一夜暴富而无道德修炼的养成,很快就销声匿迹不在少数。无德难以拒忌,有才难以力挺,无德的自强更接近于不择手段。德薄者不可远,这个德就是做人的基本道德。

“自强而德薄者,不可远。”这是我们在法派的事业走过艰难的15年历程要迈向更高台阶跟大家分享的一句忠告。法派这样的企业,这样的领航者,是要成大事的。假以时日,法派的明天不可限量,因为法派“以德治厂、以德服众”,“忠孝仁义”这四个字实际上也是法派企业精神的一个部分。

 

辜鸿铭论中国人的精神

 

辜鸿铭是谁?是马来西亚槟城的老华侨,熟悉六国语言,拿过三个博士学位,在英国学成,五四运动前后在北京大学教书,他永远留着小辫子,极其顽强的拥戴清制。他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癖好,比如他娶一个小老婆一定是小脚丫子,三寸金莲,写文章的时候只有抱着老婆的小脚丫子才能写得出来,鲁迅先生胡适先生林语堂先生嗤之以鼻,称之“怪物”。但是他用英文写的《中国人的精神》,英文版德文版法文版全是他自己写的。

中国人是什么?他在《中国人的精神》序言中写道:要评价一种文明,我们必须要问的问题是,他能造就什么样的人,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,事实上,一种文明所造就的男人和女人———人的类型,正好显示出该文明的本质和个性,也将表明该文明的灵魂。

辜鸿铭先生认为: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成年人的理智而又童心未泯的这样一种人,中国人的精神是心灵与理智完美协和的产物。这句话到今天为止仍然是海内外对中国人的精神比较准确的概括。当然,我们现在国内崇尚的“五讲四美三热爱”到“八荣八耻”也是,但不像他那么准确。

中国人的精神既然是心灵与理智完美协和的产物,那么这样的中国人,就必须要有谦卑以待、深刻反省、宽恕和包容的基本精神,显然也是检验“有着成年人的理智而又童心未泯”的最佳的切入途径,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证明我们所拥有的文明的本质与个性,及其这个文明的灵魂。

西方哲人说:想象力能使一切片段的事物变为完全的整体,使缺陷世界变为圆满世界。就在日常生活里,想象也施展了他的增饰渲染的本领,对老远的过去生涯放射着光芒。法派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企业,法派人都应该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完整人格的人。

 

即使你只是屌丝,但仍要堂堂正正做人

 

在座的知道什么是屌丝吗?网络流行语,这个屌字,以前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,,它跟男人性生殖器很接近,但在台湾国语里面表明这个人牛就用这个字。

屌丝是一种流行的网络语言,屌丝是自嘲、但不可以自暴和自弃。屌丝二字蕴含着无奈与自嘲的意味。屌丝是一种文化,以自嘲来消解正统,以降格来反对崇高。有的媒体称屌丝是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但又不知道怎么去生活的人,没有目标,缺乏热情。

这样的心态普遍存在于社会每一个人心中,往往他们不热爱生活,得过且过。屌丝一般存在于男性中,叫男屌丝。女性中也不少,叫女屌丝。屌丝们往往心地善良,他们表现出的粗俗那是表面,屌丝与常人的区别主要在于心理方面而不是外表。与女屌丝对应的女人叫白富美,意思是又白又有钱又漂亮的女人,同样与男屌丝对应的男人叫高富帅,顾名思义就是又高又帅又有钱的男人。

在这个时代,无论你是来自哪一个地方,我们从事最简单、最朴实而最有责任感的工作,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屌丝。

 

脚踏实地,敢为人先:法派精神的实践者

 

少年派的故事告诉我们,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。法派成长的历程也告诉我们,反对保守、拒绝平凡,坚持走自己的路,永远先人一步,做行业的先驱。彭星先生在企业文化理念设计上,用了一个关键词:颠覆。这就是挑战不可能,让不可能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变成可能,或者可以这么表达:不! 可能!因为只有可能,就有希望,任何努力,都要坚持二十一次以上,希望就能变成现实。

在座的朋友们,都是法派精神的实践者,先行者。我觉得希望是件好东西,也许是最好的东西,而好东西从来不会消逝。法派品牌也是个好东西,好东西从来不会消逝。

 

  法派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

 

  法派宣传片提到了阿依达,提到了雍容大雅高贵,这是一个高的起点。法派从温州最普通的一块土地上孕育而生,让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,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开始;法派人也都是少年派,都是怀揣理想、希望与抱负的人,大家来自五湖四海,来到温州,让自己的劳动成果走向全国,走出中国,走向世界。

  只要我们努力打拼,永远拼第一,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屌丝的命运,成为白富美、高富帅。也许我们每个人不能像李嘉诚先生那样,睡觉睡到自然醒,数钱数到手抽筋,八十几岁还不退休,整天想着这个钱怎么花。但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富裕的,我们也能够获得人起码的体面和尊严。

我们多数人都是农民的孩子,还可能是灾民的后代。大家都看过冯小刚拍的《一九四二》吗?我们无论来自云南四川贵州河南河北山东山西,来自祖国偏远的一个农村,我们这些人的父辈都是饿过来的,我们是灾民的后代、农民的孩子。但我们可以凭籍自己的双手,自己的勤奋,自己的努力,自己的殷勤,实现我们的梦。这个梦,可以是法派人的梦,也可以是中国人的梦,中国最普通人的梦。有梦最美,理想相随。

 

结束语:做到,成为,做就好,做最好

 

所以,我用这句话作为结束语:“做到,成为,做就好,做最好。”什么意思呢?只是拥有希望,还是不够的。实现希望和理想,必须身体力行去做,只有努力去做,你才有可能做到。只要你用心专一,心无旁骛,你才有条件去实践“成”,只有成,你才能成为。

举例而言,遇到财物损失,只要再赚就好了,遇到恋爱被甩,只要重新开始就好了,遇到同伴生气,只要道歉就好了。关键在于“就好”,让我们凡事最后都以“好”作为结果,这就是最美好的人生。这就是“做到”、“成为”的境界。

  为法派集团过去的15年,为了未来的15年、未来无数的15年,在这里我代表香港卫视的全体同仁,再次给予最诚挚的祝福。

谢谢!